浅析绿色发展背景下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4-03-27 发布人: 原创 浏览次数:383
  摘要:体育公园为人们健身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基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贯彻绿色生态理念,推进体育公园的建设,要做好绿地系统的建设,同时满足人们对体育公园的多样化需求。现针对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策略。
  
  湖南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建或改扩建54个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新时期,开展体育公园的建设,要将体育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营建更多开放空间,增加城市绿地功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生活休闲空间。因此,探索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方案,助力相关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生态体育公园的概述
  体育公园已经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人们体育锻炼提供载体支持。新时期,开展体育公园的建设,必须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不影响防洪供水安全和不破坏生态的基本前提下,充分利用地貌特点建设特色体育公园,比如利用林地建设,做好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打造生态体育公园。此外,将城市历史文化与体育公园建设结合,打造主题体育公园。
  2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现实阻碍
  2.1传统体育公园缺少整体性规划
  全民健康热潮下,人们对体育公园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提高,且对体育公园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体育公园建设除了实现基本的功能外,还要注重满足生态健康运动的需求。传统的体育公园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不过缺少整体性规划。在公园的布局规划和绿化建设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的情况差异较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且难以推进体育公园的持续化发展。早期体育公园建设,未做好使用者需求的调查,难以有效激发居民的运动兴趣。
  2.2体育设施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冲突问题
  在进行体育公园建设中,面临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冲突的问题,需要寻找解决的方案。为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很多公园都配置了大量的设施,但是功能不全,无法达到智能体育的要求,与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人们在体育锻炼的时候,除了对基础设施功能有要求外,还对锻炼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关注到生态层面的规划设计。此外,现代化体育公园的建设,必须要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减少建设和运行环节给周围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场地建设和器材设置会占用一定的土地,给植被和土壤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都是设计环节应该重视的问题,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3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策略
  3.1案例概述
  以望城谷山体育公园为例,这是望城区政府投资打造的湖南省大型的,集训练、竞赛、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运动主题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包括两个大型体育馆(谷山体育馆和专业运动馆)和相应配套用房,室内体育没施包括1个标准恒温泳池、37片羽毛球场、2个网球馆、1个篮球馆、2个羽毛球馆、2个乒乓球馆、1个青少年培训基地;室外建有5片标准篮球场、8片网球场、2片足球场。公园将自然生态景观与体育元素完 美融合,宁静开敞的阳光草地,依势跌水的连续湖面,连绵的原始森林,室内外运动场隐映在鲜花树丛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运动休闲去处。图1为公园的布局图。

公园布局图

  3.2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此生态公园实现了全面健身、周末休闲以及运动教育为一体,以生态体育休闲绿地公园为建设目标,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舒适体验。整个体育公园由室外运动场、室内运动馆、专业运动馆及市民休闲、健身步道组成。另外,还有省内一流的户外极限运动场、山地自行车赛道。谷山体育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保留了原始山地、湖泊的特色依山规划、依山建设,将现代的建筑、运动的元素与谷山森林公园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在森林中运动,在运动中亲近大自然。谷山体育公园的景观全部采用全冠移植,确保市民提前3年享受到树荫下运动。谷山体育公园在规划过程中提前预留了山地车道、市民健康步行道与未来的谷山森林公园的接驳口,包括金甲冲路也是预见性的规划作为6400亩谷山森林公园的主入口之一。图2为景观图。

景观图

  3.3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开展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时,围绕绿色生态健康的理念,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将满足人们的运动休闲需求作为主要目标,同时进行公园生态的建设,打造风光带,使得民众体育锻炼的同时,欣赏到城市风貌。在规划设计前,认真做好不同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坚持分区设计的原则,打造了亲子互动区和球类运动区等,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运动需求。对于体育锻炼器材设施的布置,结合区域的运动项目类型和需求进行配套,做到了科学合理规划。生态体育公园中,人们可以在舒适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健康锻炼,呼吸来自大自然的空气,获得运动的畅快感,提升运动的体验感。在景区内,人们可以欣赏长江最美岸线的自然景色。
  4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方法总结
  4.1坚持“三依托”的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原则开展规划设计。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在进行体育公园建设时,必须要注重建设工作给自然资源带来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防范体育公园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水系等各类自然资源,尊重场地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体育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开展规划设计前,认真做好调查工作,掌握公园当前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且结合公园建设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对当前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修复和改造,保证在最小的改动基础上完成生态公园建设。例如,利用湖泊打造休闲体育圈,满足人们慢跑或者其他体育活动的需求。
  其次,坚持以特色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原则。现代化体育公园的建设。应该尽量实现体育公园与环境和生态的有效结合,并且应该融入城市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体育公园。这需要做好城市文化调查,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与体育公园建设紧密结合。例如,提取文化元素,与体育公园设施设计融合。再比如,根据本地区体育文化特色,打造相应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对传统体育运动需求。
  最后,还要坚持以大型群众活动为依托的基本原则。在全民健身的热浪影响下,各个城市都在积极举办大型群众活动,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大型群众活动举办需求,做好相应的设施和场地规划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规划建设时,继续要保证能够承载大型活动,同时还需要做到与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4.2合理利用或者改造地形
  为更好开展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需要注重事前的调查工作,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掌握现状地形起伏和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地形陡缓程度和自然排水类型进行区分。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认真分析公园建设条件,进而为后续的道路、建筑、运动设施等的布置提供依据和支持,切实保障各项设施的合理性。实际上,基于地形起伏和分布特点进行公园空间规划,能够更好提升运动空间体验感,丰富运动空间的类型,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趣味性。例如,将高地打造为眺望远处的观景点或者滑梯的休息平台。再比如,将体育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设置在谷地。充分利用小气候条件和平缓地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根据公园现场自然排水类型,能够为后续工程措施设计提供支持,包括雨水收集和水土流失防治等。这需要设计工作人员能够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生态公园的建设主题,做好各项规划设计工作,更大程度上保证建设的合理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对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的利用率。
  4.3科学合理划分功能区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结合人群的具体需求以及现场的条件综合进行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的规划功能区,并且保证功能区位置的合理性。例如,将景观游览区、休息区和运动场地等区分开来。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组合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减少各个功能区的影响。比如运动场地和休息区,需要做好协调,控制好两区的距离。通过注重运动空间的划分,实现动静的有效分离。在相同的运动场地下,由于参与的人群年龄不同,所产生的运动强度不同,进而对空间的动静需求有所差异。因此,为了能够给不同的人群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感,在进行体育运动区域的设计时需要结合运动的特点以及场地的条件进行运动空间的划分[1]。
 4.4打造绿色建筑
  体育公园中的建筑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服务和管理等功能,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打造绿色建筑[2]。通过优化建筑的布局,提高自然采光率和自然通风率,极大程度上降低建筑运行的能源消耗。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类生材料,则需要使用绿色材料,加大对生态材料的推广利用率。因为建筑材料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绿色建筑材料的碳排放比较少,为了能够推动生态发展,需要注重绿色建材的使用[3]。除此之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积极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光伏发电满足公园运行的电能需求。充分的利用智慧化技术手段,加强对体育公园运行的能源管理,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监测,降低能源消耗[4]。
 4.5综合利用各类绿色生态措施
  首先,科学合理的配置植物。充分利用植物在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和减少噪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促进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质量的提升。在公园中,植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自然体验感[5]。对于植物的选择,建议推广使用本土植物。一方面能够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展示城市文化。其次,积极推广雨水再循环利用技术。结合体育公园内部的场地条件,配套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对污水和雨水等的有效收集,经过有效的处理之后,达到排放或者使用的标准。将符合使用标准的废水,应用于绿化浇灌或者其他项目。最后,采用低碳管理模式。生态体育公园的管理工作中,应该配套先进的科技设备,推行智慧化管理模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人群的体育运动需求。例如,利用智慧系统显示终端,通过视频或者图解等方式向市民进行科学健身指导[6]。再例如,利用小程序公布相应的信息,使得市民能够更好的选择健身的时间,达到错峰使用设施的效果,减少因为设施使用带来的矛盾。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等全过程,认真做好合理的设计,形成高质量的方案,指导公园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公园设施的利用水平,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作为规划设计人员,则需要对相关的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有着相应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合理的选择各类措施,保证措施运用的有效性,提高公园建设的质量水平[7]。
  4.6采用“海绵城市”措施
  在进行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时,应该注重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采取系列的海绵城市措施,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打造高品质的公园。海绵城市指的是,以“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目标雨水控制为导向,增加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将其运用到体育公园建设,能够助力打造生态友好型公园[8]。例如,认真做好山体、水体、绿地等的生态修复工作,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地形塑造、水系改造、植物造景策略,打造高品质的自然生态景观。公园内,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布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植草沟等各类海绵设施,实现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深度结合,打造大海绵系统。对于公园内的道路,充分的利用透水材料,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与利用[9]。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打造绿色空间,配套座椅、健身器材等,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通过合理的利用生态海绵理念,做好体育公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且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推广运用各类措施加强对体育公园的生态建设,提升公园建设的质量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既需要减少建设工作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还要注重满足人们对体育锻炼环境的需求,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公园,配套相应的体育设施,同时综合运用各类环保措施,打造生态体育公园。未来,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能够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罗志远.绿色发展背景下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的探讨[J].林业建设,2022,(04):47-51.
  [2]季廷翠.体育公园植物选择与应用——以天津东丽湖生态健身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2):132-133.
  [3]韩会庆,汪田归,陈思盈等.我国乡村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及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06):150-157.
  [4]景俊青,张健,张帆.基于生态学视域的新时代城市全民健身工程设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08):41-50.
  [5]孙波,陈鑫,王珏.新时代下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价值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1):127-129.
  [6]唐迅.生态化视角下成都市公园与体育资源整合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10-114.
  [7]王俊英.在绿色中奔跑——鸿坤体育公园景观设计[J].建筑技艺,2017,(06):54-58.
  [8]张林宝,叶慧敏,汪明旗.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人文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2-13.

  [9]张林宝,汪明旗,龚婉敏.鄱阳湖区域生态休闲体育公园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204-205.


关键词:绿色发展;体育公园;生态化建设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微信公众号咨询
0731-84711948 手机站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